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构建有温度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2017-12-05  浏览次数:   来源:  

2017年11月25日       来源:农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对于振兴乡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把自治摆在法治和德治的前面,是对我国古代治国理念与制度的现代化活用。我国具有五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史。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相对于同期其他国家而言,必然是高效率的。这种高效率,主要是基于中国独特的乡村治理模式取得的。自秦汉将郡县制巩固完善之后,“皇权不下县”就成为国家与乡村关系的基本制度安排,即乡村治理主要不是靠政府官僚的直接统治,而是靠以乡绅为管理主体的乡村自治,大大节约了政府管理整个国家的成本。我国古代乡村自治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乡村基本上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家族文化氛围。这样,古代乡村自治的主要方式是德治,用道德教化乡民,即使邻里之间有矛盾,尽量不采用到官府诉讼的办法来解决,而是付诸于“让大家评评理”的乡规民约。在我国古代的乡村中,人们守望相助,充满人间温情,彼此成为“乡亲”。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意味着我国乡村已经具备这样的治理体系框架,并需进一步完善。这种治理体系不仅是对我国古代优秀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模式的传承,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实际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对乡村生活越来越广泛的渗透,我国乡村社会从相对封闭逐步转化为开放流动,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变革、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农民思想观念日益多元。虽然物质财富总体上大幅度增加了,却让一些农民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出现了乡风败坏的现象。一些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一些农民唯利是图。在一些人看来,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其实是极大的误解。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主体基于等价交换的互通有无,是人们立足于社会分工的相互帮助。没有互惠互利,就没有市场经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拥有祖先留下来的独特江南乡村风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厚资源。但是,在发展旅游业的最初几年里,坑人蒙人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乌镇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从根本上损害了旅游经济。为了整顿旅游市场,当地党委、政府以“人”为核心,创造了乡村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经验。实现了善治之后的乌镇,游客不仅感受到了景色优美,更由衷地赞叹人心更美。如今,乌镇的旅游品牌不仅名扬全国,也享誉世界。桐乡的乡村善治在全国并非绝无仅有。他们的经验表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完全吻合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它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必将为我国广大农村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强大推动力。

    我国形成健全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比古代中国具有了更好的条件。

    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中国共产党就是靠为亿万农民谋幸福创建新中国的。我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并不是由政府下派到农村的官吏构成的,几乎百分之百都由村民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农村基层党员和农村基层干部本身就是乡村一员,不仅具有古代乡贤服务乡里的情怀,更具有古代乡贤不可能具有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情操。   

    大量实践早已证明,凡是党支部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的农村,必定是乡风最文明、干群关系最和谐的农村。所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新时代的新乡贤。

    其次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制度条件。我国古代乡村的土地归私人所有,治理乡村的乡绅角色基本上是由地主担任。这样,乡绅也往往与无地少地的农民具有难以调和的阶级矛盾,善治难以彻底。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创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保障了乡村土地权利的人人平等。大量实践证明,凡是集体经济巩固壮大的农村,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方面也做得很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乡村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只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集体经济优势,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一定如烂漫山花,开遍祖国的东西南北中。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关  闭】
版权所有:江苏省委农工办 江苏省综改办 江苏省农委
建设单位:江苏省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扬州市委农工办 0514-87367840 江苏省信息中心 025-86631399
苏ICP备14007976-2